2025教资高中政治万能教案(范文4篇)。
教资高中政治万能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主要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实质。
2、教学难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做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让学生结合课本105页虚框内容和生活中给别人取绰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谈感受,在活动中去掌握知识,领会做人道理,提高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本108页的虚框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六、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直接利用课本105页的虚框内容和学生中给别人取外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讲故事,谈感受,学习新课。
老师或学生讲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自己的小故事及当时的感受,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这句话的实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交流几个准备好的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并讨论主人公的感受,从中掌握课本知识“换位思考的含义、实质”领会做人道理。
3、自己动手,完成课本所设活动。
先让学生朗读课本108页的《相关连接》并讨论长者的话给大家什么启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完成课本活动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教资高中政治万能教案 篇2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综合素质》科目2023年上半年考试练习题
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质是( )。【单选题】
A.传承和弘扬
B.改革和发展
C.教书和育人
D.实践和创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他在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具有( )。【单选题】
A.榜样作用
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
D.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布朗小姐对杜鲁门的爱吻,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保育、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扬长避短。这体现了“育人为本”的( )。【单选题】
A.公平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服务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育人为本”要求给幼儿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是培养( )。【单选题】
A.完整儿童
B.健康儿童
C.社会儿童
D.全面发展的儿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是培养完整儿童。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单选题】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正确答案:C
某小学张老师利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学生,该老师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张老师( )的处理。【单选题】
A.批评教育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拘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可给予张老师行政处分或解聘的处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非义务教育制度实行以( )投入为主,( )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单选题】
A.财政 家庭
B.社会 受教育者
C.政府 受教育者
D.政府 举办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
为确保学生早餐食品安全,我市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依法规范早点摊的设置并取缔不合格的早点摊。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单选题】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属于社会保护。
某幼儿园安排行政人员代替李老师参加教师专业培训。该做法( )。【单选题】
A.合法,幼儿园有选派培训学员的权利
B.合法,幼儿园有管理教学亊务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李老师进修培训的权利
D.不合法,侵犯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权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受: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故本题选择C。
(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单选题】
A.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B.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C.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D.关爱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
教资高中政治万能教案 篇3
教师资格证考试2023年上半年笔试考试考前练习题
1.下列历史故事,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
A.图穷匕见
B.指鹿为马
C.望梅止渴
D.三顾茅庐
2.美国最早实现了载人登月,其载人登月计划的名称是( )。
A.空间站计划
B.曼哈顿计划
C.阿波罗计划
D.星球大战计划
3.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2015年推出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是( )。
A.肖洛霍夫
B.瓦西里耶夫
C.法捷耶夫
D.帕斯捷尔纳克
4.班级组织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 )。
A.班主任
B. 班委会
C. 任课教师
D. 班长
5.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设计
D.课程类型
6.在我国的学校课程结构中,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7.“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主观能动性
8.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9.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表明教育目的具有(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评价功能
D.强调功能
10.某中学进行模拟考试有80个考室,每个考室30个考生,每个考生座位号按1-30号随机编排,每个考场抽取座位号为15号考生试卷评分,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分组抽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让荆轲他们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荆轲展开燕国地图,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剑抵抗,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即图穷匕见。
2.【答案】C。解析: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项成就。
3.【答案】B。解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前苏联国家奖与俄罗斯总统奖得主。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被介绍到国内的苏联当代作家之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进行激烈残酷的阻击战,最终战胜数倍于己的纳粹侵略者的故事,影响了中国一代人。
4.【答案】A。解析: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5.【答案】C。解析: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相当水准、适当内容和结构优化的课程。课程设计渗透着教师的课程理念,也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6.【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是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即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学校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
7.【答案】D。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这反映了靠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被“淤泥”所影响。
8.【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发端于17世纪的德国。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将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从10世纪开始到14世纪为止约400年被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过渡式历史,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由此可知,义务教育发端之时已经过了封建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义务教育发源之时,义务教育制度还不是非常完善和健全。由此可知,义务教育制度的产生还要晚些,故选择资本主义社会。
9.【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C选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系统抽样是将整体均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的规则,从每个部分抽取一定数目的个体,得到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根据题意知,本题满足系统抽样的条件。
教资高中政治万能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www.yS575.cOm 述职报告之家)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对家的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参与,提高孝亲敬长的行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自己对家人、家庭的热爱之情,弘扬好家风、继承与孝亲敬长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孝亲敬长
2.难点:为什么孝亲敬长
三、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启发式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上课所用的音视频资料及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学生活动:听歌曲,谈谈感受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没有家的人都渴望有个家,家是我们的乐园,家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家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味,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大国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来感受“家的意味”。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
(一)家庭的含义及功能
学生活动: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教师总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过渡:家庭关系已确立,那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大家想想有哪些功能呢?
活动一:快速抢答 《家庭的功能》
学生活动:思考,快速作答。
教师总结:家庭功能有: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扶养和赡养功能、情感交流功能。
过渡:了解家庭含义和功能后,想想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
(二)家的重要性
活动二:心灵感悟 看一则独白,你有什么感悟?
学生活动:思考,谈谈体会。
教师总结:家庭的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里有亲情。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心灵有所依靠。
过渡:家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家中有父母的关爱,有父母的教诲。
看看平时父母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看看我们家的.家风家规家训
(三)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活动三:寻根问底 你的家规家训
(1)说说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规家训
(2)大家收集到家风家规家训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家风家规家训。
教师活动: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过渡:那么我们如何孝亲敬长呢?
(四)如何孝亲敬长
活动四:感悟生活 播放歌曲《当你老了》
(1)说说你做过哪些让父母难过的事?
(2)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 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五)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四个内容,知道了家庭的含义及功能;家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也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如何去孝亲敬长。作为青少年,我们在物质上满足不了父母,可周末回到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多陪伴父母;当我们工作了,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
结束: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六、板书设计
七、当堂练习